今年前8个月,浙江省对东盟进出口总值达5599.6亿元,同比增长16.1%,高出全省进出口增速10.6个百分点,对全省外贸增长贡献率高达40.4%,稳居各市场首位。在出口与进口双向发力下,东盟不仅稳固浙江第二大贸易市场地位,更成为拉动外贸增长的核心动能,同时在跨境电商等新兴领域实现突破,展现出强劲的合作韧性与潜力。
进出口双向高增
市场地位持续攀升
数据显示,前8月浙江对东盟出口3900.4亿元,增长16.7%;进口1699.2亿元,增长14.9%,出口和进口的增长贡献均位列各市场第一。东盟作为浙江第二大贸易市场,其进出口值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比重持续提升,从2020年的13.1%升至今年前8个月的15.2%。
与此同时,东盟还是浙江第一大进口市场,自东盟进口比重从2020年的17.8%提升至今年前8个月的19.1%。其中,消费品进口表现亮眼,总值248.6亿元,增长36.6%,占自东盟进口总值的14.6%,拉动全省自东盟进口增长4.5个百分点;干鲜瓜果及坚果进口80.2亿元,增幅达50.8%,同期农产品进口也实现37.4%的增长。
特色产业加速“出海”
机电与“新三样”成增长主力
在出口领域,浙江省优势产业正加速布局东盟市场。以湖州为例,智能物流装备、椅业、动力电池、绿色户外家具等特色产业“出海”步伐加快,东盟已成为湖州最大出口市场。湖州企业浙江中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凭借智能化物料搬运新赛道,研发出融合电动搬运车、电转向与AI技术的极简自动搬运车,今年1-7月对东盟出口1.9亿元,同比增长28.1%。作为海关AEO高认企业,其还享受低查验率、优先办理等便利,叠加中泰AEO互认政策,通关效率大幅提升。
全省层面,前8月浙江对东盟出口机电产品增长20.3%,占对东盟出口总值的42.8%。其中,汽车零配件、太阳能电池、汽车出口分别达58.1亿元、31.5亿元和20.0亿元,增速分别为27.2%、38.7%和107.9%。“新三样”产品出口同样表现突出,整体增长45.2%,电动汽车出口更是激增245.7%,锂电子蓄电池出口增长64.8%,光伏产品出口增长2.5%。
跨境电商增速超6成
东盟跃居出口第一大市场
前8个月,浙江企业通过跨境电商平台对东盟出口456.1亿元,大幅增长62.2%,占全省跨境电商出口的25.5%,东盟正式跃升为浙江跨境电商出口第一大市场。
作为全球小商品贸易中心和跨境电商集聚地,义乌为跨境电商出口提供了多元物流支撑,海铁联运、空运、中欧班列、TIR等运输方式齐全,近期更开通“义乌—芜湖”陆空联运模式。以上海万色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为例,其一批跨境电商货物经义乌海关查验后,通过“公路+航空”转关至芜湖宣州机场,当日即可直飞菲律宾。今年前8月,该企业销往菲律宾的跨境电商货物达1400多万单,同比增长20.1%,物流成本与货物组织灵活性均得到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