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请期待!
站上舞台的中央——我镜头下的机器人
  发布时间:2025-09-29 08:13   

2009年10月25日,下午4点,杭州东河畔,小巧的birobot机器人在校园跑道上舒展开了关节,高中物理老师带着同学们利用二进制代码,让它表演了段舞蹈。那时,小机器人的头部闪烁红光,仿佛对未来发出信号。

2025年9月27日,下午4点,杭州大会展中心,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杭州六小龙展区,演示舞台被兴奋的观众围得水泄不通。两台身高约1.3米的人形机器人,将好莱坞科幻电影《铁甲钢拳》中的动作名场面“复刻”,拳打脚踢。

巡回在本届数贸会的八大展区之间,从工业到贸易,从娱乐到医疗,机器人已然是最重要的科技产品之一。

机器人,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进化。

2012年,杭州望江门外的一家面馆,启用了一台刀削面机器人。虽然它没有算法和无框力矩电机,但相信,当时的程序员们,一定也还绞尽脑汁想过能再做些什么。

彼时,距离宇树科技的成立尚有4年,距离强脑科技成立还有2年时间。

2016年,杭州滨江区IDC数据中心开始使用智能巡检机器人;采荷街道治水“剿劣”工作也用上了水下机器人。当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安装量达到8.5万台,超过全球新增工业机器人数量的30%。

而最新的数据显示,中国在役工业机器人存量突破200万台,居全球首位。

2023年杭州亚残运会开幕式前夜,火炬手徐佳玲第一次“穿”着智能仿生手握住“桂冠”。这只手仅仅利用皮下肌电神经电信号,就精确识别了徐佳玲的运动意图,并控制传动机构将“拇指”内收,五指并拢。一天后,伴随盛会的开幕,智能仿生话题被推入普通生活。

今天,这只手的迭代产品就在数贸会上,像火炬一样高高举起。

仅仅10多年的时间,我图片档案中记录在册的机器人,从座式、轮式,进化到四足行进,再进化出直立行走。甚至,这次数贸会上还有12纳米低能耗芯片驱动下的灵动脸技术,它能让机器人拥有如真人般“传情达意”的面孔。

行走在数贸会的各个蓝色展台间,许多种未来感扑面而来。几年前,人们还在设想如何请机器人倒杯下午茶;如今,人们已考虑机器人在家中会是什么角色。

明天的故事正在大模型中酝酿,这场双向奔赴的进化,奏响了动人的乐章。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王毅 文/摄 
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请使用最新版本的浏览器浏览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