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落实“九项工程”部署,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期间,聚焦“展、会、播、创、引”五大板块,隆重推出“数贸非洲日”五维联动系列活动。活动突出平台打造、内容创新与机制协同,取得了阶段性标志成果,现总结如下:
一、发布“一个”中非数字贸易发展权威报告
在“数智中非产业对接会”期间,正式发布《中非数字贸易发展报告(2023—2025)》。该报告在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组委会支持下,由国际贸易中心(ITC)、国际小水电中心(ICSHP)指导,浙江省电子商务促进中心、浙江国际电子商务研究院、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中国计量大学“一带一路”区域标准化研究中心、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浙非服务中心共同编制,全面梳理中非数字贸易发展现状、典型案例和未来趋势,提出合作建议与路径指引,填补中非数字合作领域研究空白,形成具有战略指导意义的政策支撑成果。
二、建设“两个”中非合作服务平台体系
(一)推动“一带一路”中非合作产业园开工建设
2021年11月在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塞内加尔·达喀尔)的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明确指出,在中国境内建设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和“一带一路”中非合作产业园。钱塘区作为杭州高标准对外开放的重要板块,在“金砖国家特殊经济区中国合作中心”等平台支撑下,已启动推进“一带一路”中非合作产业园建设。组织代表团实地考察园区地块并举行启幕仪式,正式启动“一带一路”中非合作产业园项目。该园区以数字经济为核心,聚焦智慧物流、智能制造、跨境电商等重点赛道,致力于打造中非产业协同、资本对接、人才融合的战略合作新平台,成为落实中非产能合作的重要支撑载体。
(二)落地“中非数字贸易人才实训基地”
“中非数字贸易人才实训基地”设立在浙非服务中心,联合政府、企业、院校等多方资源共同打造,旨在深化中非数字领域的人才合作与交流。近年来,2021年中心推出“珠联璧合·美美与共”非洲人才输送计划,累计联合国内外100所院校、服务1000家企业;连续三年举办在华留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搭建校企合作与中非互动的桥梁。基地成立后将依托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平台,通过“人才培养—实训孵化—企业对接—国际输送”路径,着力推动数字贸易、跨境电商、金融科技等前沿领域的人才集聚与合作,努力建设成为中非数字人才合作的杭州高地,助力中非经贸合作高质量发展。该基地依托杭州数字经济资源,为非洲青年提供实训课程与实操机会,致力于培养具备跨境能力的数字人才,增强人才合作的可持续性与实践性。
三、签订“一批”中非重点合作项目协议
在“数智中非产业对接会”及“中非产业园合作对接会”期间,成功促成多项中非重点合作协议集中签约,涵盖数字基础设施、智能制造、电子商务、物流金融等多个领域。签约企业包括园区入驻企业、非洲代表企业、中资机构及服务机构等,体现出“数贸非洲日”在推动中非项目撮合、资本联动、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实际成效,进一步印证了五维联动机制的务实性与有效性。
四、实现“三个”互动融合发展亮点
(一)搭建一个非洲好物直播分享平台
设立“非洲好物直播间”,邀请在华非洲青年代表与平台头部主播走进直播间,围绕七个非洲国家的特色产品进行专场直播,推动“非洲好物”走进中国市场,提升非洲品牌在华认知度,开拓中非消费互动新通道。
(二)创作一部非洲创客青年专题纪录片
组织非洲留学生及创新创业大赛团队组成创客团,围绕“播、会、引”三大主题内容,拍摄10分钟专题纪录片,展示非洲青年视角下的中国数字贸易会场景,片源经审核后将面向海外渠道发布,有效提升中国数字形象的国际传播力与亲和力。
(三)开展一场中非企业深度走访交流活动
围绕中非产能合作主题,安排代表团赴医药港小镇、中策橡胶集团、江海之城等重点企业开展走访交流,并在“钱塘之夜”活动中举办无人机--灯光秀,营造合作氛围,增进互信交流,夯实中非企业合作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