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请期待!
外贸数据平稳、展会密集举行 如何让我国外贸更好更强?
  发布时间:2025-09-10 09:46   

前8个月外贸数据:累计进口增速逐月提高

从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来看,今年前8个月,我国货物贸易保持向上向好势头,放在国际经济大环境下来看,量质提升十分不易。特别是进口方面,实现了连续3个月正增长。

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我国进口机电产品4.72万亿元,增长5.2%,占我国进口总值的39.4%。同期,原油、金属矿砂等能矿产品进口量分别增加2.5%、2.8%;乳品、食用油等农产品进口值分别增长17.4%、19.6%。

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司长 吕大良:今年以来,国内生产消费回升向好带动累计进口增速逐月提高。8月当月,大宗商品进口量增加,部分零部件进口数量快速增长,体育用品、干鲜瓜果等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商品的进口增速也达到两位数。

我国进出口贸易前8个月有何特点和亮点?

贸易结构持续优化 贸易伙伴日益多元化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经济学专家 万喆:首先是贸易结构的优化,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双增长。一般贸易占比超过六成,反映我国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持续增强,从加工制造向自主研发加品牌输出转型,成效还是非常显著的。加工贸易升级提速增速是快于整体贸易水平的,也表明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逐步上移,从单纯的组装环节向高附加值的研发设计环节延伸。

经营主体活力释放 出口动能转换

贸易伙伴也是多元化的,“一带一路”与东盟成为增长的引擎,传统市场在进行结构性的调整,也反映出我国外贸对单一市场依赖度降低,抗风险能力在不断增强。

经营主体的活力在不断释放,民营企业引领增长,民营企业占比首超57%,成为绝对的主导力量。外资企业也在进行高端化的转型,应该说外资正加速向价值链高端环节布局。

出口动能的转换来看,机电产品和新质生产力驱动增长,工业机器人出口增长61.5%,腔镜手术机器人等高端装备进入欧美市场,也显示我国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的技术突破正在转化为贸易优势。

技术设备进口增长体现制造业升级需求强劲

从进口结构来看,一方面受到了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对于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但是技术设备的进口还是逆势增长。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的零部件,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进口都是高速增长,这实际上也说明国内制造业升级的强劲需求。

展会密集举行 彰显开放姿态与合作潜力

8日,第25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开幕,本月17日还将举行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连续的国际展会,彰显我国外贸的开放姿态和合作潜力。

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开幕

8日,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在福建厦门开幕,来自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11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团,以及15000多家企业参展参会。本届投洽会以“携手中国 投资未来”为主题,期间将举办70多场投资专题活动和100多场专题路演。

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在重庆闭幕

8日,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在重庆闭幕,集中首次发布100余项行业新标准、新产品、新技术,签约重点项目298个,合同金额超2000亿元,涉及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先进材料等领域,为全球智能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将于17日举行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贸促会等有关负责人介绍,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将于9月17日至21日在广西南宁举行,45个国家约3200家企业参展,1万多家企业到会采购洽谈,新设人工智能专馆、新质生产力专馆和蓝色经济、外贸优品等展区,展览总规模约16万平方米。

展会提供怎样的机遇?推动怎样的合作?

密集举办的展会为我国与全球市场的深度对接提供怎样的机遇?在推动国际合作、拓展新兴市场方面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提供高效平台 促进双向投资与贸易对接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经济学专家 万喆:首先是提供了高效的平台,比方说投洽会就聚焦投资中国、中国投资、国际投资三大板块,为全球投资者提供指引。

深化经济合作 拓展"一带一路"新兴市场

另外也是深化区域经济合作,拓展“一带一路”新兴市场。政策协同上,上合峰会推动区域贸易规则统一,投洽会强化双边投资保护协定,东盟博览会深化RCEP规则落地,形成多层次的制度性开放网络。

释放政策信号 优化营商环境

这些展也释放政策信号,优化营商环境。展会期间商务部发布中国外商投资报告2025等文件,彰显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投洽会也举办跨国公司座谈会、民营对话世界500强活动,增强外资的信心。

推动产业升级与新兴领域合作

这些展会也是在推动产业升级和新兴领域合作,数字赋能,利用区块链、AI等技术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展会也聚焦新质生产力,当然也在不断促进绿色低碳合作等。

这些国家级的展会作为重要的抓手,通过搭建双向投资平台,深化区域合作,释放开放政策信号,推动中国与全球市场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上深度融合,为中国与全球市场尤其是东盟、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等提供深度对接的机遇。未来随着自贸区升级和RCEP深化,这些展会将进一步助力拓展新兴市场,稳定外贸基本盘。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请使用最新版本的浏览器浏览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