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演奏家与机器人乐手共舞一曲“Five Hundred Miles”;AI眼镜内实时显示着提词、拍摄、翻译、导航等多个功能;机器人“铁军一号”抬起它指节灵活的手跟大家打招呼;AI数字员工“安小龙”带着先进的安全服务能力前来首发首展……
9月25日,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正式开幕。据介绍,本届数贸会以“人工智能+数贸”为主线,人工智能展区面积达3.2万平方米,将展示一大批全球领先的算力设备、大模型、具身智能机器人,也将呈现医疗、教育、文娱、交通、建筑等领域超百个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
潮新闻记者在逛展中发现,“千姿百态”的人工智能展示展演背后,浙江力量不容小觑。一位参展商告诉记者,无论基础技术层、模型层或应用层,浙江企业都可以说做到了全域覆盖。“毋庸置疑,浙江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实力很强。”浙江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吴飞表示。
图片来源:数贸会官方供图
“技术创新产品化”
人工智能完成从概念到产品的跃迁
身高1.8米,体重75公斤,整体造型修长而流畅的TR5高性能通用人形机器人“铁军一号”像一个未来战士般立于展台。智澄英达(杭州)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冯笑介绍,本次数贸会上智澄共带来了三款产品,其中TR5是不久前刚刚发布的。
TR5高性能通用人形机器人“铁军一号”。潮新闻记者 朱高祥 摄
TR5全身结构精密,腕部和颈部可以灵活旋转,让动作看起来轻巧又有力量感,这靠串联关节实现;双手的指关节也很分明,能够完成各种精细操作,拿鸡蛋、倒水等都不在话下。冯笑介绍,TR5目前已经在电商平台开售,销量与它的“前辈”TR4(复合型人形机器人)并驾齐驱。
“我们提出了‘物理智能’概念,通过实时感知物理世界动态并构建可交互的世界模型,机器人能实现跨任务、跨环境、跨本体的自主决策和高效执行。”在冯笑看来,随着通用性、泛化性、安全可靠性不断提高以及成本降低,“好用”的人形机器人终将走入千家万户。
人工智能已经完成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华丽转身,那些曾经只停留在算法模型与数据代码里的灵感,如今化作看得见、摸得着、能落地的产品。在人工智能展区,看着周围形形色色的具身智能、大模型、智能体,AI从技术到产品的“跳变”变得更加可感、可知。
不少行业人士告诉潮新闻记者,大模型涌现并广泛应用后,数据依赖性大、泛化性不够等问题似乎消失了,应用场景也一下子打开。浙大旷行科技负责人毛师鹏认为,技术创新的产品化,时机非常重要。
四足检测机器人。潮新闻记者 朱高祥 摄
毛师鹏这次带来了四足检测机器人、工程检测无人机、爬壁检测机器人等产品,目前已应用于化工、物流、电力、矿产等领域。
他给记者展示了一段视频:在地下400多米的矿山巷道,旷行科技的智能巡检四足机器人正在井下进行巷道围岩松动与浮石检测,只见它对围岩仔细扫描,接着开始巡检建模,再通过管道扫描显示管道检测成果……“后端算法是我们的核心能力,也就是‘巡检’中‘检’的能力。”
四足检测机器人工作画面。受访者供图
据了解,旷行科技今年成立,如今合同额已超千万元。“我们本身是通过产学研的方式进入公司化,是第一批通过浙大科创中心概念验证的公司。在一款产品出来之前,有我们多年在行业专业时间的沉淀。”
毛师鹏说,而在他所经历的创业过程中,浙江创业环境的优良体现在方方面面,“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很多试验场,还给予了很大的政策扶持,就是大家在合力推进一个新东西的感觉,我们也希望能在这里成长壮大。”
“智能成果可贸易”
人工智能成为推动世界经济的新潮汐
走进人工智能展区,一副巨大的黑色眼镜出现在眼前,上面跳动着的荧光字幕与图像颇具科技感,吸引不少人打卡拍照。
Rokid乐奇展台。潮新闻记者 朱高祥 摄
“我们根据Rokid Glasses的外形打造了一个展示模型,让所有人都第一时间看到我们。”Rokid公共事务负责人许诩告诉潮新闻记者,在展会现场,Rokid设置了专门的体验区,让参展观众能够亲自佩戴产品,感受其轻便、舒适的设计以及强大的功能。
不夸张地说,Rokid Glasses已经被所有人看到。作为浙江的明星企业,Rokid每到一处总能成为全场的焦点,在数贸会上想要体验的观众甚至排起了长队。不仅如此,Rokid Glasses在市场上的表现更是“叫好又叫座”。
9月初,Rokid Glasses在国内全渠道正式发售后,仅5天就售出4万台,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势头。“我们的产品是‘带显示的AI眼镜’,与大多数同类产品相比,在真正落地开售、走向市场、面对消费者的严苛检验上,Rokid已经跑在了第一梯队。”许诩告诉记者。
潮新闻记者发现,在数贸会的展馆里,人工智能不再只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未来想象,而是被点亮为一种可以流通、可被交易的全新“商品”。
像Rokid乐奇一样走在第一梯队的浙江人工智能企业还有很多,比如安恒信息,在展会现场,一款新发布的名为“安小龙”的AI安服数字员工吸引了不少观众的驻足。“他”不仅可以进行AI应急响应、AI代码审计,还可以化身AI数字安全教师、数字安全运营官。
AI安服数字员工“安小龙”。潮新闻记者 朱高祥 摄
“安恒致力于网络安全,打造出覆盖特权管理、数据安全、检测响应、安全服务等的产品体系,多款核心产品在海外市场表现突出,成为政企客户数字化转型的首选。”在现场,安恒信息副总裁税雪飞告诉潮新闻记者。
以东南亚为例,安恒信息在马来西亚已与当地企业SeQrus Network Sdn Bhd建立稳定战略合作,有效推动产品在当地的落地应用。在印尼市场,安恒信息则与PT Sentra Integrasi Aliansi Perkasa形成紧密协作,为当地大型企业提供数据安全审计服务、为政府机构搭建网络威胁防护体系。
人工智能的“可贸易”,不仅意味着科技成果能像货物一样跨越国界,更意味着智慧本身成为全球价值链中的一环。它变得可感可知看见,以交易的方式汇聚成推动世界经济的新潮汐。
人人竖起大拇指
在数贸会看到浙江不可小觑的AI实力
在数贸会的喧腾与璀璨之中,人工智能无疑是最耀眼的那道光芒。
一走进会场,就看到戴着紫色拳套与橙色拳套的宇树科技机器人在擂台PK,像是电影里铁甲拳王走进了现实。
数贸会现场的宇树科技机器人进行拳击表演。图片来源:数贸会官方供图
在现场,观众还可穿上航天服,在月球实景中与AI机器人互动,并上传心愿与名字。可以看到,打架子鼓、吹笛子的机器人、客服机器人、智能巡检机器人、下棋机器人、AI童伴机器人等多个品类。
本届数贸会“人工智能+”概念贯穿整个展览,除了人工智能展区外,其他6个展区也将围绕“人工智能+产业主题”,分别呈现人工智能在跨境电商、绿色出行、医学诊断、文化娱乐、建筑家具等领域的最新产品与创新应用。
图片来源:数贸会官方供图
人工智能不仅展示着未来的无限可能,也揭示出商业与生活的重新书写。在迈向科幻未来的道路上,浙江在全国AI版图中的实力不容小觑。
“浙江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实力很强,比如领先世界的两个大模型即DeepSeek、通义大模型都在杭州,浙江还是数字经济发源地、数字治理高地、新一代人工智能(AI2.0)起源地,浙江还有浙江大学等高校在人才领域的积淀与储备,实力可见一斑。”浙江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吴飞说。
在数贸会现场,谈起浙江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地位”,几乎所有人都会竖起大拇指。安恒信息副总裁税雪飞直言,浙江很强,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百花齐放。
“从底层算力到大模型、应用生态与产业化等层面,浙江都是发展得比较快的。”税雪飞说,在浙江,既有以“六小龙”为代表、凸显创造力的创新创业群体,又有阿里巴巴、正泰集团等规模更大的民营企业,也有像安恒信息这样的更专注某一领域的公司,他们担当了创新发展的“主力军”。
由浙江省政府印发的《关于支持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已于5月31日起正式实施,从全省层面对发展人工智能做出谋划部署。明确到2030年,培育出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企业,全省规模以上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营业收入超1.2万亿元。
在数贸会现场,从基础算法到算力平台,从智能制造到智慧医疗,处处可见浙江在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的生动印记。企业如群星般竞相涌现,科研机构与产业园区携手共振,汇聚成一股澎湃的智能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