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商务铁军话‘五为’担当”专栏聚焦省商务厅服务贸易处推动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发展,自觉履行为浙江促发展的做法和成效。
“为浙江促发展”
谱写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发展新篇章
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发展数字贸易”的决策部署。省商务厅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坚决落实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奋勇当先、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坚持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两手抓,高质量筹办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高标准建设国务院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高水平推进“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谱写了浙江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发展新篇章。2023年,全省服务贸易进出口额5979.6亿元,同比增长17.8%,数字贸易进出口额7716.5亿元,同比增长20.4%,均实现连续四年两位数增长。
打造高能平台
创新浙江服务贸易发展新格局
全面深化国务院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杭州连续三轮入选国务院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出台《杭州市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实施方案》,在全面落实国家总体方案八项任务的基础上,新增“强化要素支撑”和“打响杭州品牌”两项特色任务,提前半年高质量完成全部(107项)试点任务,并在全国率先申报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
高水平打造国家级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印发《浙江省服务外包提能升级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全省开展“青鸾”“白泽”“文鳐”三项行动,着力培育高能级本土企业,招引高质量外资企业,打造高水平营商环境。高水平打造杭州、宁波2个国家级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和湖州、金华、嘉兴3个省级服务外包城市。2023年杭州在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综合评价位列全国第一。
高质量建设国家特色服务出口基地。全省已获批国家特色服务出口基地8个,实现数字服务、文化、中医药、地理信息、知识产权、人力资源六大领域全覆盖,基地总量位列全国前茅。2023年数字服务出口基地综合考评获国考第一,创新“网展贸”服务新模式、推行跨境电商进口B2C包裹退货新模式等10个“最佳实践案例”全国复制推广。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创新实践案例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高效率推进服务贸易统计攻坚。努力攻克服务贸易统计的世界性难题,在全国率先建立服务贸易统计省市县贯通工作机制,首次实现全省96个县市区和功能性行政区块的服务贸易统计县域全覆盖,获商务部通报表扬。
健全体制机制
谱写浙江数字贸易发展新篇章
推行多项首创,迭代完善数字贸易制度体系。推动全国首个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印发的《关于大力发展数字贸易的若干意见》,构建数字贸易发展的“458”系统架构。指导出台全国首部数字贸易领域的地方性法规——《杭州市数字贸易促进条例》。成立全国首个省级数字贸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全国首个数字贸易标准化研究报告——《数字贸易标准化白皮书》和数字贸易领域的全国首个标准——《数字贸易 通用术语》双团体标准,编制《数字交付贸易核心行业分类与代码》获批成为全国首个立项的数字贸易行业标准。在全国首发数字贸易简报,推送数字贸易全球热点信息累计1500余条。
持续提能升级,不断夯实数字贸易平台体系。高标准筹办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在国家级展会指标十分稀缺、原则上不再新增的情况下,数贸会“从无到有”。2022年,数贸会在疫情反复、两次延期的复杂情况下首届举办即取得丰硕成果,成为引领全球数字贸易领域“风向标”。2023年,数贸会成功升格为浙江历史上唯一的国家一类展会,并成功举办第二届。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宣布“中方将每年举办数贸会”,并向第二届数贸会致贺信,赋予数贸会“进一步扩大开放,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和红利”的使命。2024年,数贸会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列入今年国务院工作要点,是浙江唯一一项列入的专项工作。
创新培育市场主体,做优做强数字贸易产业体系。联合财政部门组织实施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计划,每年安排专项经费扶持一批数字贸易的高质量项目,连续四年发布“浙江数字贸易企业百强榜”,推动浙江数据出境安全评估等,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提升数字贸易产业竞争力。20家企业的42个业务场景通过了中央网信办数据出境安全评估,通过率居全国前列。2023年全省数字服务贸易出口额过亿元的企业达375家,其中阿里云服务范围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市场份额亚洲第一、全球第三。
践行先行先试,持续完善数字贸易生态体系。率先开展数字贸易示范区创建先行先试与路径探索,2023年评选出首批8家浙江省数字贸易示范区。成立浙江省数字贸易创新发展基金,首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新模式并在全国复制推广,推动全国首创的包含数据知识产权的证券化产品——杭州高新区(滨江)数据知识产权定向资产支持票据(ABN)正式发行。
提升创新效能
激发浙江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
创新探索会展行业监管数字化。创新建立“浙里探馆”并成功上线“浙政钉”,实现展会信息点对点、端到端的及时推送,解决企业找场馆难、找展会难、找项目难。截至目前,“浙里探馆”已覆盖全省24个重点展馆,推送展会信息超1100条,统计重点展会绩效345场,用户访问量12.8万余次,累计服务展会面积达超800万平方米。率先推出会展报批“一件事”服务,将审批时限从20个工作日缩减到7个工作日,材料精简率达73%。
创新开展优质展会评估。高效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对展会绩效管理指示精神,率先出台《浙江省优质展会认定办法》,优化认定指标体系,明确认定方式、周期和监督管理等,对浙江党政机关举办的10个国家级展会和38个省级展会启动优质展会评估认定工作,促进浙江会展业高质量发展。
创新建设数字贸易“单一窗口”。系统集成业务审批、通关便利、惠企政策、市场拓展等各贸易环节服务,并首次实现中央外经贸服贸创新专项资金的全流程线上申报,企业申请实现100%无纸化,企业材料准备时间合计缩短近1.25万小时。该经验做法入选浙江省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第三批“最佳实践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