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南方市场(拉美、中东、中亚、非洲)正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据IMF 2023年数据,该区域年GDP增长率达78%,2025年工业材料需求预计突破百万亿美元。然而,中国中小企业出海面临“哑铃困境”——73%的制造企业强产能但缺全球通路,出海成功率不足15%,传统模式中代工利润薄、跨境电商门槛高、自建团队成本高企等痛点突出。
在此背景下,2025年3月,粤新链(琴澳)产业出海服务平台应运而生,依托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作为“双循环”战略支点政策优势,成为链接中葡语国家及全球南方市场的枢纽。平台整合AI大模型、出海智能体技术与全球资源,构建“轻量化、合规化、托管化”出海基础设施,以“零风险分润”模式赋能中小企业突破海外市场瓶颈。 目前作为国家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出海服务理事单位、广东省中小企业促进会国际合作中心共创单位,已聚合十余家国家级高企、专精特新及上市企业共建出海共同体。
“原本计划花半年调研中东市场,没想到粤新链的AI系统3天就给出了适配方案,还直接对接了迪拜的代理商,已经在谈订单。”某专精特新医疗设备企业负责人的经历,成为粤新链“数智化出海”的生动注脚。
该企业曾因巴西认证复杂、本地渠道匮乏,三次出海均无果。2025年加入粤新链后,平台AI系统快速识别其产品与巴西机械设备准入标准的差距,输出《合规增补路线图》,并匹配迪拜代理商Adebayo(SINOVA WORLD旗下合作伙伴)。通过云端谈判室的多语种实时翻译功能,企业与代理商48小时内完成合同签署; 30天内完成巴西市场首单交付,目前月均复购率达35%。
另一案例中,某上市公司借助粤新链的“海外智能客服系统”,整合LinkedIn、TikTok等社媒矩阵,实现7×24小时多语言响应,线索转化率提升40%。其新材料产品通过平台匹配的尼日利亚代理商,年销售额增长58%,成为西非建材领域标杆。
这些故事背后,是“技术赋能+在地化运营”的协同:粤新链与中东合作伙伴共建的“迪拜-中国品牌体验中心”,已成为10家中国企业的海外展示窗口;与葡语国家经贸组织联合开发的“合规认证辅助通道”,将准入周期缩短50%,让“中国制造”更快转化为“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