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贸合作”板块主要展示企业、机构、平台的数字贸易国际合作成果和案例。
跨境贸易解纠"快车道"
——杭州自贸片区探索"数智化"
在线司法解纠新模式
近日,商务部印发《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建设第三批最佳实践案例》(以下简称《案例》),杭州片区“探索‘数智化’在线司法解纷新模式”案例入选,为全国服务业开放提供了“杭州样板”。
随着全球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跨境数字贸易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杭州市积极响应《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针对跨境数字贸易催生的新型纠纷问题,充分发挥数字技术优势,探索集“数智平台+解决机制+司法规则”于一体的“数智化”在线司法解纷新模式,有力促进数字贸易健康发展。
三大举措构建“数智化”司法新模式
杭州片区依托杭州互联网法院,成立跨境贸易法庭,上线运行跨境数字贸易司法解纷与治理平台。该平台设置域外在线认证、在线庭审、同步翻译、电子送达等应用模块,实现了全流程在线诉讼,极大提高了司法效率。同时,杭州国际商事法庭上线“数智国商”系统,以“门户网站+应用”模式,实现诉讼、仲裁、调解跨场景集成应用,为当事人提供了便捷、专业性强的国际商事多元解纷渠道。
针对跨境数字贸易纠纷,杭州片区构建了新型的在线纠纷解决机制。在调解方面,实施“订单式调解”机制,通过跨境数字贸易司法解纷与治理平台,由专业涉外调解员提供“订单式”调解,提供更优质的调解法律服务。在司法方面,推动平台与中国(杭州)知识产权·国际商事调解云平台合作,实现当事人在国际知识产权纠纷调解过程中“一次不用跑”。
此外,杭州片区积极探索制定数字贸易新业态的司法保护规则,支持杭州互联网法院健全在线庭审、电子送达等全套诉讼规则。通过依法审理具有国际示范效应的案件,积极输出裁判规则及司法保障意见,探索数字产权保护的司法治理体系。发布《跨境电子商务多元主体行为指引》,从平台、企业、消费者三方面入手,明确跨境数字贸易领域相关主体的行为规范,为市场主体提供司法指引。
这一跨境数字贸易司法解纷与治理平台全流程在线诉讼创新模式取得显著成效,如信息网络买卖合同纠纷案件的平均审理期限在25天以内,为跨境贸易纠纷当事人节约了大量时间和成本。国际化在线司法及其纠纷调解成效明显,
截至2024年6月底,杭州互联网法院跨境贸易法庭共化解各类涉外商事纠纷近400件,案件涉及2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时,杭州互联网法院发挥司法裁判示范作用,发布跨境电商“自营”标记混淆案等典型案例,引导跨境贸易相关经营主体规范发展。
展望未来,杭州片区将继续深化创新,拓展在线司法智能化平台功能,为中外当事人提供普惠均等、智能精准的司法服务;完善涉外商事多元解纷机制,推动合作,整合更多专业力量;探索数字贸易的司法治理规则,为跨境数字贸易纠纷化解量身打造一套国际认可度、接受度高的在线治理规则体系,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